2011年7月31日星期日

七大幸福理財方程式

     幸福是許多人一生的夢想。很多人認為財富未必能帶來幸福,但沒錢肯定很難幸福。根據最新的研究資料顯示,擁有樂觀、進取的人生觀,自認為生活在幸福之中的人,更容易獲得財富。所以,幸福快樂是成功致富的關鍵。

  幸福理財方程式一:看淡財富,它反而就在身邊

  幸福的人與不幸福的人對財富的態度如何?調查發現,幸福的人最重視家庭,他們大多把財富的重要性擺在第三位,但是不幸福的人卻把財富擺第一,家庭擺第三位。不幸福的人認為錢對幸福而言很重要,他們渴望擁有更多財富,且願意花更多錢去得到幸福。

  心理專家認為,追錢是永無止境的,你愈是想去追求,就會愈不幸福。財富目標不必訂得太高,循序漸進投資理財,才是幸福之道。

  幸福理財方程式二:投資報酬率的期望別太高

  幸福與不幸福的人,對投資報酬率的預期也不同。調查發現,幸福的人期待投資報酬率以11%~20%占最多,但不幸福的人則多數期待二成以上的報酬率。這顯示,對投資報酬預期愈高的人,愈不幸福。

  醫師是人人羡慕的高收入行業,在醫院已工作十幾年的李醫師手頭上也有點積蓄,他說:"我對投資報酬的預期很低,只期望比定存還好就行了。"由於對投資報酬預期不高,他交給銀行理財專員打理時,只要求比定存高就好,結果六、七年下來,他的平均報酬率都在5~20%之間,算是相當高的了。他有感而發地說:"滿足點,標準不要訂太高,就容易有幸福感。當你愈沒有想要追求什麼的時候,反而會得到更多。"

  幸福理財方程式三:穩健保守,投資低風險標的

  怎樣的投資組合讓人感到幸福?據相關調查發現,幸福的人都採取穩健、低風險的投資方式,若將股票定義為高風險投資,定存、租金等固定收益型投資定義為低風險投資,那麼幸福的人多采二:八的投資配比,也就是股票二、定存八;但是不幸福的人,以股票八、定存二的投資配比占多數。

  幸福的投資比重,意味著只用不傷筋損骨的餘錢,投資風險較高的商品;而必須保本的錢,則應該用來投入較為固定收益型的商品。

  理財專家指出,股票二、定存八的投資配比,是讓人睡得著覺的投資方式,顯示穩健低風險的投資,才是幸福感重要的來源。若求取高風險、高報酬,睡不著覺,又怎會幸福呢?

  幸福理財方程式四:分散投資,選擇適當好標的

  好的投資配比,讓人幸福,適當的投資標的與資產配置也是幸福良方。什麼樣的投資標的讓人有幸福感?答案是定存、房地產與保險、海外基金。調查發現,不幸福的人投資股票比率明顯高於幸福的人,但買保險的比率又少於幸福的人。

  從幸福人的投資標的來看,已經兼顧了現金、不動產,還有保險保障,整體資產配置平衡,容易讓人有幸福感。但不幸福的人,追逐波動性高的股票投資,風險高,情緒極易受影響。不管多麼富有,即使擁有上億元身價,但如果投資時未作風險分散,確實會讓人很不幸福。惟有分散風險,作適當的資產配置,才是幸福理財法。

  幸福理財方程式五:長線投資比短線進出幸福

  投資節奏長短,其實也是影響投資者幸福感的因素。這次調查發現,不幸福的人,投資期間多在半年以下,超過三年以上者很少,屬於短線進出者。反觀幸福的人,多數投資期限拉得很長,以五年以上居多,其次是三到五年者。

  以投資大師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投資方法來看,巴菲特多年來以核心投資原則,把資金投入潛力績優股,經過長期持有獲利可觀。這說明選擇適當標的,通過長期投資,獲利比短線進出者還高,這就是為什麼幸福的人都採取長線投資的原因了。

  幸福理財方程式六:正面樂觀,財富跟著快樂的人

  幸福的人與不幸福的人,其特質完全相反。幸福人的人總是會向前看,迎接新的一天,正向思考,覺得生命充滿意義。他們慷慨、幽默、感恩、快樂、充滿活力,覺得自己看起來很吸引人,對生活滿意度高。不幸福的人,在這些方面回答全是否定

  美國的研究同樣發現,具有幸福特質的人,比較容易成功致富。事實上,我們訪談多位成功人士、名人、創業家,也有一致的發現:這些成功人士,他們都具有幸福人的特質---他們幾乎都是樂觀一族。

  幸福理財方程式七:幸福才能招財

  過去大家都認為,成功有錢是幸福快樂的原因,但是美國的研究結果發現,先有幸福快樂的人,比較容易為自己帶來成功和財富

  這項研究顛覆了傳統的觀念,原來人是要先自覺幸福,才比較容易邁向成功,賺取財富。亦即,幸福快樂是成功致富的因數,而非結果。

  當你擁有財富之後,如何同時擁有幸福?理財專家認為,金錢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懂得把財富轉換成幸福,這樣財富才有意義。畢竟幸福才是最終的目的。不過在得到財富之前,別忘了,得要先幸福。這樣,你就可以因為幸福而帶來財富,而且也能因為財富而得到幸福!

2011年7月30日星期六

富人心態-後記

十七課窮人富人心態已經完成,大家又滿足了多少個富人心態呢?

每個人都是白紙一張的來到這個世界,為何有些人充滿富人心態,但有些人又充滿窮人心態?主因就是每個人的父母、老師、生活背景等都不同,而選擇又是人最大的力量,我們選擇去學習身邊的什麼人,便會出現什麼的心態。富爸爸窮爸爸作者身邊有一個窮心態的父親,又有一個富心態的富人,而他最終選擇以富人為學習對象,結果他的選擇決定了未來的命運。

我們的父母是天生不能改變,又是接觸最多的人,因此影響力理應是最大的。充滿窮心態的父母,相信亦會有很大機會把子女感染成窮心態的人。另外教育制度中的老師是我們另外接觸最多的人,但香港教育制度一向都是教育我們「讀好書,找好工,平平穩穩等退休」,一切理財教育欠奉,更遑論教育富人心態,不教我們什麼逢商必奸、為富不仁已經要劏雞還神了。

大家是否發覺很多富人都是讀書不成的?原因就是他們沒有讀死書讀壞腦,加上讀書不成令他們失去了「找好工,平平穩穩等退休」的機會,結果要被迫冒險,致富機會當然大增。加上學歷愈高,愈以為自己知道一切,滿足於固有知識,不求進步。不敢冒險,自以為是,已經是窮人心態了。大家想想醫生律師會發達嗎?他們更多的可能只是高收入窮人。

人可以有很多高尚的理想,致富不一定是人生目標,但現實是金錢往往成為達成理想的工具。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家是兩位前任世界首富,如果連自己都不能脫貧,有什麼資格或能力去幫助別人脫貧。那些只會用口為民請命,打倒霸權的人,真的要好好思考一下。

看完這十七種窮人富人心態,大家還會認為貧窮差距是社會制度問題嗎?

富人心態-不斷學習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七課。

富人不斷學習成長。

窮人不再學習成長。

窮人覺得他們所學所知已經足夠應付生活所需,不用再去學習成長。又或者他們知道成功要不斷學習,但總會給自己藉口如沒時間學、沒必要學、沒錢學等,最後便什麼都沒有做。更甚的是他們自以為是,認為自己已經知道一切,覺得自己所想所知的才是正確。

富人明白知識永無止境,世界不斷變化,過去成功的模式可能不再有效,所以要不斷在嘗試與失敗中學習成長。他們即使已經大富大貴,亦會不斷提升自己,不敢自滿,不敢因為已經成功而覺得自己已經知道一切,因為「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世界向前而人停步,必定就是退步,而退步必不能保持成功。

知識是人類的無價寶,但知識並不是真理,書本上過去的知識理論只是一種發展新知識的踏腳石。有些人認為依據前人的書本知識便可以成功,過去的知識便是真理,只要學習過去便可以知道一切。但事實是即使牛頓所發展的力學理論在數百年來給人認為是真理,但最後都給愛因斯坦證明是錯的。因此不斷學習成長並不是要成為一名蛀書蟲,把書本知識視為真理,而是應該依據前人智慧,通過實踐,開創切實可行的新理論新智慧。

富人心態-克服恐懼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六課。

富人在恐懼中前進。

窮人因恐懼而停步。

窮人大都不願意冒險,看到危險便因恐懼而什麼都不做,想到只要遠離危險便可以解決問題,不會嘗試用理性思維去分析衡量真正風險的高低,結果因恐懼便停止思考,永遠都不能提升化解風險的能力,白白錯失了大量風險背後的機會。

富人一樣存在恐懼,但他們首先想的不是逃避風險,而是運用自身的能力去評估風險,對風險有了一定的了解後,如果回報比風險大很多,便會勇敢前進。

富人心態-讓錢工作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五課。

富人讓錢為他們工作。

窮人努力為錢工作。

窮人只想著如何努力攢錢,但又把辛苦得來的錢用作消費花掉,結果錢在他們手上只有單向的入然後出。他們成為了金錢的奴隸,攢錢的目的只是為了支出,當支出增加,就要更加努力的去攢錢,沒完沒了的。有些中產甚至覺得收入增加了,支出便應該相應的增加,例如住在500平方尺的屋子,收入增加了又要換上800平方尺的屋子,不斷追求更大的屋子,結果收入減去支出後基本上餘錢不變,成為了高收入窮人一族。

富人明白人力有限,主動攢來的錢亦會有限,所以不斷把攢來的錢用作購入資產,製造源源不絕的被動收入,讓錢(資產)為他們工作。他們收入增加的同時,支出不會同比例的增加,因此增加了的餘錢可以用來買入更多的資產,形成一個用主動收入來增加被動收入,而被動收入又可以增加被動收入的雙重增值系統,最終達到即使失去了主動收入亦可以完全以被動收入來應付支出的財務自由境界。

窮人為了消費而工作,結果成為了金錢的奴隸。富人利用錢為他們工作,結果金錢反過來變成富人的奴隸。由此引申,窮人其實是富人的奴隸,要奴役別人還是一生被人奴役,選擇權其實在我們手中。

富人心態-擅於理財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四課。

富人擅於理財。

窮人不擅理財。

窮人不一定是學識低的人,他們可能是大學生,甚至可能是醫生律師之流,但他們必定是理財差勁的人。他們不願學好理財主要是因為一些理財誤區,以下文章指出了當中的一些誤區。
http://hk.myblog.yahoo.com/smallpig-notes/article?mid=852

富人有良好的理財習慣,收入、支出、儲蓄、保險、投資都能作出良好的控制和分配。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企業可以因管理不善而倒閉,人亦可以因管理金錢不善而變窮。管理金錢是一項終身學習的學問,要致富便必定要不斷學習理財的智慧。

富人心態-增加資產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三課。

富人關心資產淨值。

窮人關心工作收入。

窮人的思維只會集中在怎樣增加工作收入,只懂工作賺錢,更甚是不願節儉,又不肯學習投資,結果難以致富。

富人追求資產的增加,把思維集中在如何把工作的主動收入轉化為從資產賺取被動收入。他們的致富方式離不開以下六部曲:

  1. 努力賺取主動收入。
  2. 簡化生活,減少無謂的開支。
  3. 儲蓄資金。
  4. 學習投資。
  5. 不斷累積買入優質的資產。
  6. 從資產身上賺取被動收入。

窮人只關心主動收入,結果手停口停。富人關心資產的價值,增加被動收入,手停亦能自由過活。恭喜各位擁有財務自由概念的人,你們已經滿足了其中一個富人心態。

富人心態-兩者兼得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二課。

富人想兩者兼得。

窮人不敢得一想二。

窮人認為自己能力資源有限,當達到某些單獨目標後便不敢再往上爭取或創造更多機會。他們思想單向,總是有二取其一的想法,不敢得一想二,例如:
  • 有了家庭便不能在事業上有所突破。
  • 開支大便沒有閒錢作投資。
  • 要發達便要埋沒良知不擇手段。
  • 不借錢給親友便會令關係變差。
富人面對二選其一時,總會想兩者兼得的可能性,跳出單向思維的框架。面對以上例子,富人會想:
  • 如何分配好時間,平衡家庭與事業。
  • 如何減少開支,增加閒錢作投資。
  • 社會上有不少腳踏實地,為社會提供有價值東西的人,如何學習他們的致富之路。
  • 如何說服親友以非金錢的手段去解決問題,既可保持關係,又可解決問題。
窮人看到的只有單嬴,而富人看到的是雙嬴的可能。我們可能會想得一想二是否太貪心,但貪心正是致富的原動力,適度的貪心會令人開動腦袋去想方法爭取最大的利益,而不必要的道德枷鎖反會令人的思想行人止步。只要取之有道,得一想二便是合情合理的想法。

富人心態-成果為本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一課。

富人願意用成果換取酬勞。

窮人願意用時間換取酬勞。

現今社會大部份公司員工都是以工作時間來計算工資,即是只要工作了或待了某個固定時間,你便可以拿到某個固定薪水。慢慢地我們以為工作時間長就是對公司有貢獻,但忘記了人是會躲懶,人可以因能力不足而工作效率奇低而浪費時間。這種思想甚至感染了一些公司的高層,認為員工晚晚開OT才是好的表現,準時上班下班是不負責任的。這種只以時間來衡量員工表現,不以工作效率來計算,正正就是窮人思維。

還記得數十年前中國大陸實行固定工資制,即很多人聽過的「做又三十六,唔做又三十六」,不以工作表現來把工資差異化,結果當然是人人都被迫躲懶,國家生產力低下,自然是富不起來,成為一個窮國。差異化正是推動人進步的一大動力,個人能力高,工作效率高的人可以得到更多工資的話,人們便會追求提升技能,不敢躲懶。近來的最低工資正好充分表現出這種窮人心態。以時間和工資掛鉤,結果躲懶的員工因工作效率低下而要用更長時間工作,因此有更高的工資。相反勤力效率高的員工因短時間完成工作而得到更少工資。大家覺得可笑嗎?

一些窮人思想的打工仔,很多時會看到老闆每天好像很得閒,而自己做得手忙腳亂的,心想為何自己的工資跟老闆差天共地。他們不會明白老闆的一個念頭可以帶來數百萬甚至數千萬的成果,這些成果可能只用了老闆一小時的時間。窮人思想的打工仔可以用一小時時間換取數百數千萬嗎?他們只會想如何滿足工時要求來換取固定的收入,跳不出時間跟酬勞掛鉤的思想框架。

富人明白酬勞是跟自己的表現掛鉤,為了得到更多酬勞,他們花心思在如何提升效率,如何用最少資源來換取最大回報。他們的想法是如何用更少的時間來換取更多的酬勞,正好跟窮人希望用更多時間去換取更多的酬勞的想法相反。

富人心態-樂意接受

窮人富人心態第十課。

富人樂意接受收獲。

窮人害怕接受收獲。

中國的傳統思想有些是教我們如何成為窮人,例如做人應該只求付出,不問收獲;做人應該要謙卑,要有愧不敢當的心。如果經常不敢接受好的東西,自然連財富都不敢接受。

窮人心裡認為自己一文不值,何德何能去接受回報,恥於接受別人的好意。他們慣常地拒絕別人的幫忙或好意,有人送禮或請食飯便覺得周身不自在,看到別人接受好意便認為是無禮和厚顏無恥的。他們不敢為自己爭敢應得的回報,甚至把自己應得的送給別人。表面上看好像是聖人的行為,但實際上是因為過份謙卑,沒有合理的自信心。

富人樂意接受收獲或別人的好意,相信回報是因為自己對別人作出貢獻所得,因此他們為了得到更大回報,便會更加努力去作出貢獻。

我說施比受更有福,施與受其實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係,樂於施與的人很大機會同時是樂於接受的人,相反害怕接受的人同樣很大機會是害怕施與。

富人心態-駕馭難題

窮人富人心態第九課。

富人駕馭難題。

窮人逃避難題。

人生充滿各式各樣的難題,而難題之所以難是因為人缺乏過去的經驗或足夠的知識去應付難題。但如果已經知道解決方法,難題還是難題嗎?

窮人面對難題時第一時間的想法是如何去逃避難題。例如讀書時覺得功課很難,結果去抄功課;工作時覺得工作很難,結果辭職不幹;投資時覺得分析股票很難,結果聽消息;創業初期覺得經營困難,結果半途而癈。人生中的例子還有很多。窮人逃避難題表面上是少了一個困難,但實際上是放棄了一個機會,一個提升自我,增強本事的機會。

富人把難題視為挑戰,努力去克服難題,把難題化為自我提升的踏腳石。他們從不斷解決難題的過程中得到人生寶貴的經驗和智慧,而這些經驗和智慧自然會為富人帶來可觀的回報。

窮人把精力花在想難題如何困難,而富人把精力花在如何解決難題。

富人心態-樂於推銷

窮人富人心態第八課。

富人樂於推銷自己及自己的價值。

窮人恥於推銷。

還記得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作者接受一名記者訪問,問到關於如何致富,作者提議該記者學習推銷,但得到的回應是記者認為自己身份高尚,恥於推銷的行為。大家應該看到一個事實,作者已經是一名富人,而該記者還是一名窮人。

推銷是說服消費者明白產品或服務的真正價值,是一種人對人之間的溝通技巧。恥於推銷的人有一種懷才不遇的感覺,總覺得不是自己無才,而是別人看不到自己的才。千里馬都要主動在伯樂面前出力跑才可以得到伯樂賞識吧。千里馬故事的真正意義是千里馬找伯樂,而不是伯樂找千里馬。窮人恥於推銷自己,把自己封閉在一個只識自我欣賞的空間,白白埋沒自己的才華。

推銷除了產品或服務銷售外,其實還存在於很多地方,例如找工作時要推銷自己如何適合工作(希望受聘);打工時要向上司老闆推銷自己工作能力如何了得(希望升職加薪);慈善團體要向大眾推銷慈善工作(希望有更多捐獻);父母向子女推銷讀書的好處(希望學有所成);公司上市IPO向市民推銷公司的前景如何秀麗(希望得到更多認購);男人向女人推銷自己美好一面(希望追女成功)等。要達到某一目的,推銷往往是一個重要的技巧。大家還記得早前中大碩士生求職失敗的事情嗎?他就是不會如何推銷自己,結果成為一個失敗者。

大家找找看,所有成功的創業者都必定是一個出色的推銷員。推銷真正的內在含意就是要知己知彼,既要清楚了解自已產品或服務的優點價值,又要明白消費對象的喜好習慣,做到知己知彼才有推銷的本錢,成功機會自然大增。

富人心態-與積極為伴

窮人富人心態第七課。

富人與積極成功的人為伴。

窮人與消極失敗的人為伴。

正所謂物以類聚,人都喜歡找一些思想理念近似的人結交朋友。不知大家有否聽過人最痛苦的不是自己不能發達,而是身邊的朋友都發了達,但自己還一貧如洗。消極失敗的人自然不希望身邊的人可以出人頭地,那自己便可以相對上成功,從別人的失敗中得到自我感覺良好。因此同樣有負能量的人都互相吸引,再互相傳遞負能量,形成惡性循環,人生變得愈來愈消極,失敗是正常的結果。

富人有正面思維,充滿正能量,對太多負能量的人避之則吉,以免受到感染。積極成功的人互相認識,分享正能量,互相學習,人生智慧自然得以提升,致富能力亦愈來愈大。

大家想知道自己是什麼人,留意下自己最喜歡接觸的是什麼人吧。

富人心態-欣賞富有

窮人富人心態第六課。

富人欣賞其他富有和成功人士。

窮人憎恨富有和成功人士。

窮人看見貧富差距,又感覺發達無望,因而產生負面思維,認為富人都是靠運氣,都是無良的從窮人手中獲得財富,為自己的貧窮找尋藉囗,把責任推向富人。如果富人無良,難道所有窮人都是善良嗎?世上最大慈善家之一是巴菲特和比爾蓋茲,他們損出絕大部份財產作善事,他們是無良壞人嗎?窮人憎恨富有和成功人士是注定貧窮和失敗的,因為他們不可能成為自己憎恨的對象。

富人欣賞其他富有和成功人士,這種正面思維使富人可以從別人身上學習到更多致富和成功之道。富人致富大都是靠向社會提供有價值的產品或服務換取回來的,這些產品和服務大都是人們心甘情願用金錢換取的。難道富人要為窮人提供免費產品或服務才不是無良嗎?

任何人包括富人都不是完美的,但窮人只專注找出富人10%的缺點來憎恨,而把90%的優點視若無睹。相反富人找尋優點來學習,把缺點置之不理。

富人心態-專注機會

窮人富人心態第五課。

富人專注機會。

窮人專注障礙。

窮人的思維一直停留在障礙的層面,只專注去想事情如何不可行,卻不花時間去想可行之方法,結果自我實現,人生充滿不可行的事情。窮人看到的只有障礙和風險,例如認為定存是沒有風險的,股票市場是高風險的,把焦點放在投資股票會賠錢,最後不敢投資只做定存,被障礙思想阻止了前進。事實上只做定存是最高風險的,因為會令你窮一世,發達無望。

富人不會想事情不可行而停止思考,他們會努力去想如何把事情做好方法。富人看到的是機會和回報,承擔能夠控制的風險,投資於回報率最好的地方。

以半杯水的空間比喻為機會,窮人看到的是已經沒有了一半空間,富人看到的是還有一半空間。

窮人一生找尋困難,富人一生找尋機會。

富人心態-目標遠大

窮人富人心態第四課。

富人目標遠大。

窮人只想縮數。

窮人只想如何慳錢,但不敢想像自己能賺大錢。沒有賺大錢的諗頭,自然不會有賺大錢的行動。他們認為自己無德無能,不值得大富大貴,因此埋沒了個人潛能。這種只想縮數的人,即使中了六合彩也會最終打回原形,這些例子比比皆是。

富人對金錢的目標遠大,不斷提升自己的賺錢能力,然後調升對金錢的胃口。當有了10萬便會想如何賺取100萬,當有了100萬便想如何賺取1000萬,就是這種追求愈賺愈多的目標,令他們產生一股強大的動力。想想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亦永不言休,繼續努力賺錢,這就是富人對賺錢目標不設上限的心態,賺錢成為他們人生的工作。

窮人想的只是財富的多少,但對賺錢的過程毫不享受。而富人享受的是賺錢的過程,他們眼中的財富只是賺錢過程中的副產品。

富人心態-努力發達

今天沒有任何操作。

窮人富人心態第三課。

富人努力讓自己發達。

窮人想著讓自己發達。

在街上隨便找一個人問想不想發達,他們大多都會答「想」。但這個「想」只流於思想階段,不會真正以行動去努力實行致富之路。他們有些會認為「為富不仁」、「有錢會失去朋友」等,以一些負面思維去否定自己努力以行動致富的動機。心中只想著發達,但行動永遠都只是吃渴玩樂。窮人想發達就如希望買中六合彩等運到一樣。

富人專注努力提升自我,可以為了致富而犧牲吃渴玩樂的時間,可以一年工作365日而永不言休,有勇氣進行風險投資,對失敗永不放棄,以實際行動來致富。富人選擇要發達,願意為發達負起責任,為發達而努力打拼。

社會上出現不少仇富心態的人,他們是注定貧窮的。他們大都認為發達不是依靠努力的,變相潛意識中認為富人都是不「努」而獲。他們不會發現富人背後所付出的努力,只會看到窮人(自己)付出的所謂勞力,完全分不清勞力和努力的分別。

窮人只想不做,富人想完就做。

富人心態-求勝

窮人富人心態第二課。

富人玩金錢遊戲是為求勝。

窮人玩金錢遊戲只求不敗。

窮人只求不敗在本人早前的文章亦有提及,大家可以再次重溫。
http://hk.myblog.yahoo.com/smallpig-notes/article?mid=1582

窮人害怕可能出現的任何損失,不思進取,不敢冒險,只望過得一天得一天,錢可以支付生活開支便已經足夠,當然發達無望。窮人的策略永遠只求保本,在不敗的條件下,永不會想求勝。

富人一樣怕輸,但不會因為怕輸而什麼都不做。他們懂得把怕輸的心態化為謹慎,再去冒經過計算後的合理風險。富人在思考如何減低失敗風險的同時,更重要是會想方法去求勝。富人不會滿足於賺取剛好可以支付生活開支或貸款的錢,而是比個人需要多很多的錢。
窮人不為求勝,只求不敗;富人為了求勝,面對失敗。

為求安穩的生活是合理的想法,但在現今社會,年青時只求安穩的心往往會種下退休後不能安穩的果。失敗正是求勝必經之路,只求不敗當然不會打開勝利之門。

富人心態-創造人生

窮人富人心態第一課。

富人相信:「我創造我的人生」。

窮人相信:「人生發生在我的身上」。

窮人相信貧富是由天注定,正如買六合彩中頭獎是由天注定一樣。把自己的貧窮歸咎於際遇差,認為不必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喜歡把自己扮演為受害者的角色。富人相信富有還是貧窮都是自找的,正如中頭獎都要自己主動買入六合彩才可以,頭獎不會自動從天而降的。

愛扮受害者的人往往有以下三點特徵:

1. 責怪
他們常常把所有人生的不如意責怪於別人,例如父母貧窮、經濟不景、時運不佳、政府無能、上司癈柴、公司垃圾、社會不給機會等等,但一定不會責怪自己。

2. 找藉口
他們常常找藉口為他們的貧窮合理化,例如說「錢不重要」、「金錢不能換到真愛」。如果錢不重要,那試試用真愛支付每月的支出吧!任何一個認為錢不重要的都是窮人。書到用時方恨少,錢到用時方恨缺。說錢不重要的人正如說讀書不重要一樣,找藉口自欺欺人。

3. 抱怨
他們常常抱怨社會不公、天地不仁。但你愈是把注意力集中在所抱怨的事情上,你愈會發覺你所抱怨的事情不斷發生在生命之中,還會不斷擴大,結果永遠揮之不去。

如果想成為富人,必須避免以上三點受害者特徵,時刻提醒自己人生是由自己創造,不是由外在環境來決定的。

富人心態-前言

相信不少人已經看過富爸爸窮爸爸一書,最近我發現另一本談及窮人與富人思想分別的書籍,當中提出了17個例子,下期開始會跟大家一一分享。在香港這個高度發展的地區,溫飽已經不成問題,很多人認為貧富之差是社會條件不公,資源分配不公的問題,但真正的貧富之差不是來自物質上的分別,而是來自思想上的分別。貧窮思想的人無論別人如何幫忙,社會如何照顧,最終都只是一個受體,永遠都不能離開貧窮。富人思想的人不用別人的幫忙,不用社會的照顧,自身自會找到致富的機會,成為一個施體,可以回饋社會。施比受更有福,社會上那些不斷爭取成為受體的人,已經惰入貧窮思想的陷阱。

新手找死方式-不知道

新手找死終極第十式就是不知道。

一些新手對股票市場一點認識都沒有便進入市場,不知道買什麼股票,不知道什麼叫PE/PB/每股盈利/股息等基本名詞,不知道股票是做什麼生意,不知道什麼價錢買入,不知道什麼價錢賣出,不知道應該用多少錢買。大家可能奇怪為何什麼都不知道都會去買股票,但事實上在2007年的確出現了大量這些新手,他/她們只知兩件事,股票號碼和現在買入。經過市場的洗禮,這些新手大部份都會不敢再買股票了。我相信只有終極新手才有能力使出此終極第十式。

新手找死十式只是提供求死的方法,但使用的人只要運氣奇佳亦可在此十式之下生存,有興趣長期挑戰自己運氣的人可以不妨一試。

新手找死方式-玩垃圾

新手找死方式第九式就是玩垃圾。

一些新手不知是否腦筋有問題,很喜歡買一些垃圾股。垃圾股並不是單純股價向下的股票,而是那些年年蝕錢,只運用財技不斷合股供股而生存的股票。我隨便查找一下,找到一個例子為1003。這些股完全沒有基本因素支持,股價上升只是因為莊家炒作。莊家很喜歡制造一些暴升現象來吸引新手的注意,從而使新手入局再散水回歸平靜。新手喜玩又是因為貪念作怪,因為這些股在炒起時的升幅十分巨大,新手以為本少利大,放手一賭,但升幅巨大,同樣跌幅一樣巨大,因玩垃圾而被莊家坑殺之新手不計其數。

即使不是年年蝕錢,但賺錢時都不分派股息,還經常進行供股合股等財技,跟本無視小股東的利益,我亦把此類股票定性為垃圾。近期某位說買股票要有全輸準備的財演就是因為玩垃圾當成價值投資而慘敗,這隻慘敗股就是362。

市場上充斥著大量這些市值十分細,沒有基本因素支持,大股東喜搵小股東笨,又受到莊家大戶操控的股票。大家可能未見識過不問價都不能賣出的事情,但當市差時,不少垃圾股即使掛出接近零元的賣盤,都可以沒有買家接貨而不能成交。新手玩垃圾神仙股有如玩衍生工具一樣都是賭博心態,長賭必輸,找死是必然了。

新手找死方式-借錢

新手找死方式第八式就是借錢。

新手初期買股票大都十分謹慎,投入資金不多,小錢時心理壓力小,頭腦會比較清楚,會比較理性,所以贏的機會較多。但當新手累積了一定贏利後,會以為自己很有投資天份,是投資高手,在股票市場上很容易賺錢。結果想到借錢投資以求放大利潤,認為賺到的錢可以大大超過借錢利息。

借錢就是表明有急於獲利之心,心態急躁就不可能有耐心,而耐心正是投資必要條件。另外借錢後投入資金會變得巨大(相對自己總資產),大錢時心理壓力就會變大,股價的細微波動都難以承受,而波動變大就很容易失去理性,失去理性後當然就會任由市場玩弄宰殺。

借錢本身不是新手找死的主因,主因是借錢投入後的心理變化導致新手找死。

新手找死方式-花心

新手找死方式第七式就是花心。

有些新手買股票如集郵一樣,見一隻就買一隻,最終整個組合可以有高達30隻以上的股票。新手已經不會選股,更何況跟蹤30隻以上的股票,結果當然大量股票無人理會。新手以為這是分散投資,實質上只是亂石投林,做多錯多, 又無暇理會,結果你不理財,財不理你,高追股垃圾股在組合中隨處可見,找死當然是遲早的事。

新手找死方式-手痕

新手找死方式第六式就是手痕。

新手接觸股票後,很多時都會產生有錢就想買的衝動,無論股市在高位或低位,是否有心水股票,總之一有錢便想買股票,這就是手痕。如果股市在高位,這種手痕便很容易令到新手作出高追的動作。即使市場上沒有一隻真正的心水選擇,手痕都會令新手產生壓迫感要隨便選擇一隻股票買入。

如果市場上找不到一隻理想的股票和理想的價格,最佳做法當然是等待,但新手已經不會選股,再加上手痕就會不理好醜,但求就手式的買入股票,即使不是高追都大有機會買入垃圾股,當然找死機會大增。

新手找死方式-訓身買

新手找死方式第五式就是訓身買。

新手對股票認識不深,往往都是一兩個直覺念頭或羊群心理便買入股票,因此注碼控制對新手尤其重要。分散投資本來是較適合新手使用,但有些新手自以為是,行超集中投資,訓身買入一隻或兩隻股票,祈求一戰定江山,可以一朝暴富。如果再配合上高追一式,我想大家應該都意會到訓身高追如何輸身家。即使不是高追,在一隻股票跌了很多的時候買入,一樣可以輸身家。最經典的例子當然是曹仁超在和記由$48跌至$7時才開始訓身買入,結果最後跌至$1。

即使強如巴菲特主張的集中投資,他都不會訓身買入一兩隻股,那新手有何能耐可以訓身呢?新手訓身有如賭博,他們只想到賭嬴時的利益,但不會想到一但賭輸的後果。新手通常都是長期輸錢,長期訓身買便很大機會訓身輸錢,結果又是找死。

新手找死方式-玩衍生工具

新手找死方式第四式就是玩衍生工具。

新手最愛玩的衍生工具是牛熊證及窩輪。牛熊證有回收價,有機會total loss。窩輪就有時間值損耗,不能長期持有。新手愛玩主要是因為本小利大的吸引力,但衍生工具放大回報的同時亦會放大損失。新手基本上都是先看賺錢不看風險的,如果連正股都不能長期賺錢,衍生工具當然亦不能賺錢,再加上放大損失的特性,結果便是找死。

其實市場上很多新手都明白衍生工具比正股風險更大,但本少利大的吸引力誘發了貪婪的心理,加上賺錢時的短時間回報率驚人,這種正股不能提供的心理享受又加大了賭性,貪婪加上賭性令到新手無視風險。

衍生工具正道是用來對沖風險,減少正股的損失,並不是用來賺錢的。新手不明所以,加上傳媒鋪天蓋地的宣傳,結果在沒有實力/能力之下行歪道,必然是找死。

新手找死方式-高追

新手找死第三式就是高追。

如果以價值價格比來定義何謂高追便太深奧了,所以本人以心理角度出發來給高追作出定義。

高追基本上分三個心理階段。

第一階段︰懷疑
當新手有了目標股票後,通常都會對是否立刻買入抱有懷疑的態度,特別是當股票處於低位或在短期跌勢時,這種懷疑態度會特別強烈。

第二階段︰後悔
在第一階段時,因為懷疑,所以總是希望可以用更低價格來買入,但撈底成功只有極好運才可以做到,結果當股價回升時便開始後悔沒有及早買入。當股價不斷上升,新手通常都會重複第一和第二階段的心理,就是不斷懷疑會否高追,和後悔沒有及早買入。

第三階段︰怕蝕底
到最後一個階段,因為股價事實不斷挑戰及打敗新手的懷疑態度,而新手又被不斷的後悔磨滅意志,結果「今日唔買冇得買」的怕蝕底心理開始出現,如果再加上羊群心理,便會開始不問價的真高追。

高追之所以會找死是因為從高位真正下跌時的速度和幅度都是快而急的,即是短時間內已經會損失不少。再加上第一式變招,高追短炒變長搓,手上股票長期大蝕,的確心情難過。

新手找死方式-聽消息跟人買

新手找死第二式就是聽消息跟人買。

新手之所以為新手當然就是不懂如何選股,所以買股票就會以聽消息跟人買為主要買入依據。市場提供的事實表明有9成以上的散戶都不能賺錢,而大部份散戶都是跟人買的(理由是財演未出現大量失業),所以結論必然是跟人買的有9成以上都不能賺錢,再扣除通脹,不能賺錢便是損失購買力或蝕錢。

我們去街市買數十元的菜都會自己揀過先買,但選擇動輒要過千過萬元的股票時,可以從不懷疑別人提供的選擇。新手不會知道自己買入的是黃金還是屎,即使買入黃金,亦可以當屎出售,即使買入屎,亦可以當黃金長期持有。無知是最大的風險,這種近乎零認識的買入方式,所面對的風險極大。

新手找死方式通常都不會是中了一次性劇毒而死亡,而是像長期飲三聚氰胺一樣,長期進行聽消息跟人買的一項慢性自殺行為。

新手找死十式-變招

今天開始一個新專題,探討一下股場新手如何找死。第一式就是變招。

一些新手初期以短線投機方式買入一隻股票,期望十元買入,十二元賣出。但事與願違結果由十元跌至八元,這時新手立刻巴菲特上身,變身為價值投資者,決定長線持有。投機變投資,短線變長線,以求反敗為勝,結果三五七年都不能返回買入價。

另一些新手以長期投資定期定額月供MPF/基金/股票,但股市上漲多時,立刻自作聰明以求高賣低買,由投資者化身成為投機者,先賣掉再等低位買回,結果股市繼續上漲,等了很久都回不到賣出價,結果再買又心有不甘怕會回跌,不買又怕繼續上漲,真的不知如何是好,心情難過。

以上絕對是真實例子,新手沒有實力,變招正如賭運氣,在賭場中長賭必敗,變招因此成為新手找死秘訣之一。

2011年7月10日星期日

15條理財觀念

1. 理財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時間和耐心,不可能一夜暴富。
2. 家庭不是企業,資產的安全性應放在第一位,盈利性放在第二位。
3. 建立風險意識,投資是有風險的。低風險的投資品種,如銀行存款、國債等,難以產生高回報;高風險的投資品種,如股票、實業投資,有產生高回報的可能,但也能導致鉅額虧損。
4. 要保證良好的資金流動性,富餘的支付能力,不要將資金鏈繃緊,現金為王。
5. 保險是一種重要的保障手段,是家庭資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一份保險也是一份對家人的關愛。
6. 要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及風險承受能力選擇理財品種,不要隨波逐流。
7. 不要過度消費,尤其是貸款消費,如房貸、汽車貸款等,貸款是剛性的。儘量減少家庭的債務負擔。
8. 股票是一種最好的長期投資工具,是使家庭資產大幅增值的最有效的投資方式,但如果投資操作不當,會導致鉅額虧損,造成家庭財務危機。一定不能用借來的錢炒股票。
9. 要將生活保障(現金、債券、住房、汽車、保險、教育)與投資增值(股票、實業、不動產)合理分開。投資增值是一種長期行為,目的是使生活質量更高,不要因為投資而降低目前的生活質量。投資資金應該是正常生活消費以外的資金,用這樣的閒錢投資,投資人才會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
10. 要學習理財知識,要能同專業理財人員交流,要有一定的分辨能力,因為錢是你自己的。
11. 可以委託理財,但要慎選受託人。
12. 要編制家庭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和現金流量表,做到收支有數,心中有底。
13. 要制定量化的、合理的理財目標,針對理財目標配置資產,做到有的放矢。
14. 抵制過高的投資回報率的誘惑,任何過高的投資回報率的專案都是值得懷疑的。
15. 投資一個專案,先考慮風險,再考慮受益,不能合理控制風險,收益無從談起。

不知不覺中花錢的十種消費陷阱

美國《商業周刊》曾經總結了人們在不知不覺中花錢的10種情況,來告誡人們花錢一定要注意。
1、生活必需品:省錢的辦法就是明白到底什麼是生活必需品,免得把非必需品當必需品來買。
2、悄然上升的價格:現在有很多廣告,表面上是一個便宜的價格,可是當你真心想去消費的時候,你會發現價格會高出一點。

3、從不用的會員資格:哈佛大學最近的一項調查表明,報名參加健身中心可以成為健身者不鍛煉的最佳理由。健身者不但不會在跑步機上跑步,每月還得多交29美元。

4、訂閱:如果你要訂閱一些網路雜誌,在訂閱後網站都會讓你更新。有時候你會因為是網路的原因而重新訂閱一遍,這又是一筆開銷。

5、“包月”陷阱:有時候一些包月的收費專案並不像我們想象的那麼完美。所以在放心大膽的消費之前,首先一定要瞭解好這個包月專案所涵蓋的內容,不然拿到賬單定會痛心疾首。

6、購物錯覺:有時候你會很高興以75折買一件高檔的晚禮服,穿上了它的你就像電影明星,但是在買之前你也要考慮好:會不會有機會穿上它。

7、“物超所值”:有時你可能會因物超所值這樣的廣告語而心動,但結果這物你可能根本不用。

8、不收閒錢:只要是老闆給的——不管是退休基金還是醫療補貼,也不管是老闆分紅還是老闆高興——一定要拿,不然你又損失了一筆錢。

9、大量採購的後果:去超市大筆採購商品是無可厚非的,但是別因為便宜這點錢而故意去採購,要考慮好自己實際的需要,食品可是有保質期的。

10、網上購物:如果是從網上購買商品的話一定要注意。因為如果不合適的話,你還要把這個商品送到郵局去退貨,這也是一筆花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