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5日星期六

理財十大誤區

1. 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財富而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賺錢,卻不知道積累財富的意義何在,這種生活方式是自己成了金錢的奴隸,而不是金錢的主人。

2. 選擇投資產品時,把收益率作為了唯一的指標,只選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根本不在意產品的風險幾何,也不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

3. 短期理財目標用了一個長期的理財工具;中長期理財目標卻選擇了一個短期投資工具。

4. 投資沒有主見,盲目聽別人的話,跟隨別人的投資行為,導致選擇了不適合自己的投資方式或投資產品。

5. 盲目舉債過度透支,導致家庭資金壓力大、生活品質差;或是害怕負債,無法合理利用資金的杠桿作用增加收益、早日享受高品質生活。

6. 重投資輕保障,僅僅為了保險的投資功能而投保,卻忽視了保險的基本功能是為家庭財務保駕護航。

7. 作為家庭的主要收入來源,自身缺乏必要的保險保障,卻給尚無收入能力的子女購買了大量的保險。

8. 不少投資者都有一種“恐高症”,在股票投資上表現為不願介入高市值股票,總覺得要買便宜的股票(細價股)心裏才踏實。

9. 把信用卡分期當作是免費的午餐,這種門檻低、操作簡便的銀行借貸,成本遠遠高出想像,免息但不是免費的。

10. 在消費時,為了獲得一些額外的贈品或優惠,而付出更大的代價。

2011年6月19日星期日

美國家長如何教孩子理財

在美國,理財教育被稱為“從3歲開始實現的幸福人生計劃”,這個理財教育計劃被細分到了各年齡段:

3歲:辨認錢幣,認識幣值、紙幣和硬幣。 

4歲:學會用錢買簡單的用品,如畫筆、泡泡糖、小玩具、小食品。最好有家長在場,以防商家哄騙小孩。  

5歲:弄明白錢是勞動得到的報酬,並正確進行錢貨交換活動。 

6歲:能數較大數目的錢,開始學習攢錢,培養“自己的錢”意識。

7歲:能觀看商品價格標簽,並和自己的錢比較,確認自己有無購買能力。

8歲:懂得在銀行開戶存錢,並想辦法自己掙零花錢,如賣報、幫家長幹活獲得報酬。 
 
9歲:可制定自己的用錢計劃,能和商店討價還價,學會買賣交易。 

10歲:懂得節約零錢,在必要時可購買較貴的商品,如溜冰鞋、滑板車等。 

11歲:學習評價商業廣告,從中發現價廉物美的商品,並有打折、優惠的概念。

12歲:懂得珍惜錢,知道來之不易,有節約觀念。

12歲以後:能比較各種儲蓄和投資方式的風險和回報,可以參與成人社會的商業活動和理財、交易等活動。

2011年6月5日星期日

15個制勝投資習慣

投資能否成功取決於投資者的投資習慣,你會看到你的投資習慣如何造就投資成功或導致投資失敗,只要你學習和借鑒了這15個習慣,根據自身情況發展出自己的投資哲學,你就能成為市場中的勝利者。
 
(以下A代表投資大師,B代表失敗的投資者)

1.
A:他有他自己的投資哲學。這種哲學是他的個性,能力,知識,品味和目標的表達。因此任何兩個極為成功的投資者都不可能有一樣的投資哲學。
B:沒有投資哲學,或相信別人的投資哲學。

2.
A:已經開發並檢驗了他自己的個性化選擇,購買和拋售投資系統。
B:沒有系統,或者不加檢驗和個性化調整地採納了其他人的系統。 如果這個系統對他不管用,他就會採納另外一個還是對他不管用的系統。

3.
A:只投資於他懂的領域。
B:沒有認識到對自身行為的深刻理解是成功的一個根本性先決條件。很少認識到盈利機會在於(而且很有可能大量存在於)他自己的專長領域中。

4.
A:從來不做不符合他標準的投資。可以很輕鬆的對任何事情說“不”。
B:沒有標準,或採納了別人的標準。無法對自己的貪欲說“不”。

5.
A:不斷尋找符合他的標準的新投資機會,積極進行獨立調查研究。只願意聽取那些他有充分的理由去尊重的投資者或分析家的意見。
B:總是尋找那些能讓他一夜暴富的“絕對”好機會,於是經常跟著“本月熱點消息走”。總是聽從其他某個所謂“專家”的建議。很少在買入之前深入研究一個投資對象。他的“調查”就是從經紀人和顧問那里或昨天的報紙上得到最新的“熱點”消息。

6.
A:當他找不到符合他的標準的投資機會時,他會耐心等待,直到發現機會。
B:認為任何時候都必須在市場中有所行動。

7.
A:在做出決策後即刻行動。
B:遲疑不決。

8.
A:持有贏錢的投資,直到事先確定的退出條件成立。
B:很少有事先確定的退出法則。常常因擔心小利潤會轉變成損失而匆匆脫手,因此經常錯失大利潤。

9.
A:堅定地遵守他的投資系統。
B:總是懷疑他的投資系統,如果他有投資系統的話。改變標準和"立場"以證明自己的行為是合理的。

10.
A:知道自己也會犯錯。在發現錯誤的時候即刻糾正它們。因此很少遭受大損失。
B:不忍放棄賠錢的投資,只希望於“不賺不賠”。結果經常遭受巨大的損失。

11.
A:把錯誤看成學習的機會。
B:從不在某一種方法上堅持足夠長的時間,因此也不知道如何改進一種方法。總在尋找“速效藥”。

12.
A:隨著經驗的累積,他的回報也越來越多。 現在他似乎能用更少的時間賺更多的錢。因為他已經“交了學費”。
B:不知道“交學費”是必要的。很少在實踐中學習。 容易重複同樣的錯誤,直到輸個精光。

13.
A:幾乎從不對任何人說他在做些什麼。對其他人如何評價他的投資決策沒興趣也不關心。
B:總在談論他當前的投資,根據其他人的觀點而不是現實變化來“檢驗”他的決策。

14.
A:迷戀投資的過程(並從中得到滿足),可以輕鬆擺脫任何個別投資對象。
B:盲目地愛上了他的投資對象。

15.
A:把他的錢投到了他賴以生存的地方。例如:巴菲特的淨資產有99%是伯克夏的股份,索羅斯也把他的大部分財產投入了量子基金。他們的個人利益與那些將錢託付給他們的人是完全一致的。
B:投資對他的淨資產貢獻甚微。實際上,他的投資行為常常威脅到他的財富。他的投資(以及彌補損失的)資金來自於其他地方:薪水,退休金,公司分紅,等等。

2011年6月4日星期六

成功人生的五個故事(2)

相信自己是一隻雄鷹

一個人在高山之巔的鷹巢裡,抓到了一隻幼鷹,他把幼鷹帶回家,養在雞籠裡。這只幼鷹和雞一起啄食、嬉鬧和休息。它以為自己是一隻雞。 這只鷹漸漸長大,羽翼豐滿了,主人想把它訓練成獵鷹,可是由於終日和雞混在一起,它已經變得和雞完全一樣,根本沒有飛的願望了。 主人試了各種辦法,都毫無效果,最後把它帶到山頂上,一把將它扔了出去。這只鷹像塊石頭似的,直掉下去,慌亂之中它拚命地扑打翅膀,就這樣,它終於飛了起來!

秘訣:磨練會使自己成功的力量。

五枚金幣

有個叫阿巴格的人生活在內蒙古草原上。有一次,年少的阿巴格和他爸爸在草原上迷了路,阿巴格又累又怕,到最後快走不動了。爸爸就從兜裡掏出5枚硬幣,把一枚硬幣埋在草地裡,把其餘4枚放在阿巴格的手上,說:「人生有5枚金幣,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各有一枚,你現在才用了一枚,就是埋在草地裡的那一枚,你不能把5枚都扔在草原裡,你要一點點地用,每一次都用出不同來,這樣才不枉人生一世。今天我們一定要走出草原,你將來也一定要走出草原。世界很大,人活著,就要多走些地方,多看看,不要讓你的金幣沒有用就扔掉。」在父親的鼓勵下,那天阿巴格走出了草原。長大後,阿巴格離開了家鄉,成了一名優秀的船長。

秘訣:珍惜生命,就能走出挫折的沼澤地。

掃陽光

有兄弟二人,年齡不過四、五歲,由於臥室的窗戶整天都是密閉著,他們認為屋內太陰暗,看見外面燦爛的陽光,覺得十分羨慕。兄弟倆就商量說:「我們可以一起把外面的陽光掃一點進來。」於是,兄弟兩人拿著掃帚和畚箕,到陽台上去掃陽光。 等到他們把畚箕搬到房間裡的時候,裡面的陽光就沒有了。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地掃了許多次,屋內還是一點陽光都沒有。正在廚房忙碌的媽媽看見他們奇怪的舉動,問道:「你們在做什麼?」他們回答說:「房間太暗了,我們要掃點陽光進來。」媽媽笑道:「只要把窗戶打開,陽光自然會進來,何必去掃呢?」

秘訣:把封閉的心門敞開,成功的陽光就能驅散失敗的陰暗。

自己救自己

某人在屋簷下躲雨,看見觀音正撐傘走過。這人說:「觀音菩薩,普度一下眾生吧,帶我一段如何?」 觀音說:「我在雨裡,你在簷下,而簷下無雨,你不需要我度。」這人立刻跳出簷下,站在雨中:「現在我也在雨中了,該度我了吧?」觀音說:「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為有傘;你被雨淋,因為無傘。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傘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請自找傘去!」說完便走了。 第二天,這人遇到了難事,便去寺廟裡求觀音。走進廟裡,才發現觀音的像前也有一個人在拜,那個人長得和觀音一模一樣,絲毫不差。 這人問:「你是觀音嗎?」 那人答道:「我正是觀音。」 這人又問:「那你為何還拜自己?」 觀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難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秘訣:成功者自救。

人生的秘訣

30年前,一個年輕人離開故鄉,開始創造自己的前途。他動身的第一站,是去拜訪本族的族長,請求指點。老族長正在練字,他聽說本族有位後輩開始踏上人生的旅途,就寫了3個字:不要怕。然後抬起頭來,望著年輕人說:「孩子,人生的秘訣只有6個字,今天先告訴你3個,供你半生受用。」 30年後,這個從前的年輕人已是人到中年,有了一些成就,也添了很多傷心事。歸程漫漫,到了家鄉,他又去拜訪那位族長。他到了族長家裡,才知道老人家幾年前已經去世,家人取出一個密封的信封對他說: 「這是族長生前留給你的,他說有一天你會再來。」還鄉的遊子這才想起來,30年前他在這裡聽到人生的一半秘訣,拆開信封,裡面赫然又是3個大字:不要悔。

秘訣:中年以前不要怕,中年以後不要悔。